OurAmz卖家导航 | Amazon亚马逊卖家导航 | Ebay卖家导航

中国外贸大调查:80%仍属于低端制造,外贸企业谈利润“崩溃”

发布时间 : 2018-11-30 卖家资讯列表



一直以来,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风向标”,在贸易战的阴霾下,刚刚落幕的124届广交会其释放的外贸信号也备受关注。


据TopSeller123了解,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、出口成交额双双下降,其中境外采购商与会数量微降到会189,812人,相较于2017年秋交会同比下降了1.11%。出口成交2,064.94亿元人民币(折合298.6亿美元),同比2017年秋交会下降1%。


毋庸置疑,当前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步伐正在加快,但是大量的外贸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。一位连续20年参加广交会的“老广交”直言,中国目前80%仍属于低端制造,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出口,但是在复杂的外贸环境及中美贸易战的夹击之下,中国外贸企业仍然风雨飘摇,在阵痛中转型升级更是一场“血淋淋”洗礼。


外贸企业自述:活着的艰难


一、工厂成本枷锁


从原材料来看——猛烈涨价潮


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。在2018年秋季广交会的现场,多位展商都提到原材料上涨话题。而就在近期,化纤原料价格暴涨,包括化纤丝、钛白粉,到萤石、氢氟酸等都迎来一波涨价潮。


10月22日,山东晨鸣、App、万国纸业、博汇纸业四大纸业巨头在“双11”前,再次齐发涨价函称: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,自10月26日将部分种类的纸价提高100元/吨。


在厦门贝特华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招国看来,原材料的上涨已经是不少外贸企业的负担。“以餐厨用具为例,过去原材料价格在4200元左右,而现在已经涨至6000元。在原材料上涨,而成品价格不涨的困局之下,中小外贸企业只能是‘勒紧裤带’,‘减薪降酬’。”


从人工成本来看——工厂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


导致工厂经营吃力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。作为20年多年的老广交,李招国告诉TopSeller123,1995年,工人一个月仅500人民币,且没有任何附加的医社保福利,而现在人工成本平均已经处于5000人民币这条基准线,还有各项补贴。


湖北罗黛蒂工贸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洪也表示,国内人工工资一直往上涨,包括目前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,根据工种的不同,部分达到4000-5000元,有技术含量或是工时长的达到7000-8000元。


令工厂无奈的是,在人工成本上涨的同时,企业利润却越来越低。


“各项成本都在涨,只有利润下降了。过去中国作为世界工厂,欧美、日韩、台湾等生产线都放置在中国,而近几年,可以看见,他们已经把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的越南、印尼、柬埔寨等地方。”张洪说道。


某家具上市企业区域经理Bill告诉TopSeller123,对于工厂做代加工、贴牌的,80%左右的客户取向都是价格导向,但是中国工厂拼价格根本就争不过东南亚地区,在印尼,当地平均工资才2000元。


从社保征管制度来看——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


2019年1月1日起,各项社保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。伴随这则消息的却是许多中小工厂的一声叹息,焦虑、担忧情绪不断被点燃。新的社保征管制度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?


广交会某家具企业销售部经理herry告诉TopSeller123,社保转税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首当其冲。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本身劳动力占据的企业成本高,且因为这个行业流动性强,原先工厂的社保覆盖就不规范,一个50人规模或是100人规模的工厂只有很少数员工有缴纳社保,如果社保严格征收,很多小企业或将面临关闭。


李招国向TopSeller123算了这样一笔账:一个工厂约有100多名员工,依照现有工厂缴纳社保的情况,假设缴纳社保的仅有两人,那么社保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之后,也就是工厂需要给所有员工全额缴纳社保,每人平均需多付500人民币,相当于涨薪10%,也意味着工厂成本将上涨10%左右。”


“另外,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威胁,企业可能需要补缴过去这么多年的社保款,这对于所有的工厂而言都难以承受。虽然该项措施目前是否施行还未有定数,部分经营状况好,略有规模的企业可能还可以维持,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外贸企业而言,这或许会是压垮工厂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”


二、中美贸易战的桎梏


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让外贸企业惴惴不安。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,虽然贸易战爆发美国也无法独善其身,但是中美外贸出口仍占据中国外贸的最大比例,关税提升之后或将给外贸带来重击,美国方向订单量减少,且美方将转向成本较低的国家地区去补充订单。


中美贸易战是否如外界所揣测的那般?


TopSeller123发现,品类不同,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冲击也不尽相同。


湖北罗黛蒂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玩具产品,其销售经理张洪直言中美贸易战带来非常直接的影响。据其介绍,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,很明显的一个变化,产品价格提升了,订单量削减了70%、80%。以前的客户一年可以走10个柜,现在才走2个柜。


李招国则表示,现阶段贸易战似乎没能遏制中国出口。关税目前还是10%,明年1月份才实施25%,工厂产品价格也未有提价的迹象,影响还没有特别显现,不过不排除未来涨价的可能。


李招国坦言,即便是美国增加25%的关税,中国的产品也不是一时可以被替代的。据其介绍,此前他曾与美国百货公司Target的中国采购部门有过接洽,Target在特朗普推行贸易战之后,有做过一个评估:即目前店中在中国采购的产品,有多少可以在其他地区找到替代品,结果发现仅仅10%左右。


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肖慧表示,从今年9月末10月初开始,就有大批的美国客户产生订单,就是担心在明年产品会因关税问题被海关查扣。


“不过贸易战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,我们最担心的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,就是针对床垫类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。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,他们对市场把控非常严格,担心中国产品低价格会扰乱他们的市场秩序。他们会利用反倾销调查开始大力征收税,而这个税就不仅仅是10%、25%这么简单,可能达到100%甚至更多,甚至不让中国的某些产品出口到美国,因为当地市场一些品类也有自己的工厂制造。”肖慧说道,“因此中美贸易战对我们来说还只是一个预防针,最担心的还是反倾销调查这一事件。”


从广交会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,大部分展商还比较乐观,不过他们也在为即将到来的25%的关税未雨绸缪,将货尽快发出去。


某家居用品展商告诉TopSeller123,其会将美国向的产品订单尽量在12月1日之前发出去,因为货物发往美国海需要在海上漂一段时间,还有清关等事务,以确保货物在1月1日之前抵达港口。


而在这场贸易战中,美国采购商也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。许多采购商提出了让供应商一起Share关税的要求。比如关税提升10%,美国供应商承担5%,中国的供应商承担5%。


“一般供应商为了维持老客户,5%忍忍还能接受,且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,以及出口退税补贴部分之后,还是可以负担。”李招国说。


三、外贸风险:汇率、收款


外贸在出口贸易中伴随着各项风险,而所有的风险都体现在“钱”上。


就在近期,美国Sears宣布破产保护,有展商透露,在Sears的采购额中至少有50%货品出自中国,部分工厂相关货物还在生产中,Sears的破产给中国的供应商带来巨大的损失。


“商品是按照他们的标准生产的,即便转卖给别人,也不一定有人要,可能有人问价格,但工厂至少得打5折。如果供应商货物在途中,有投信保,还能拿到70%的赔款,如果没有,那真的是打水漂。”李招国说道。


汇率过山车式的波动给工厂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,尤其是中小企业,微薄的利润可能在汇率的频繁变动之下消失殆尽。2017年7月-9月,人民币从6.8上涨至6.45,随后回到6.67,而至2018年1月份,人民币汇率升破6.29关口。人民币的升值,导致出口型企业账面汇损严重。


李招国就是在汇率上吃了闷亏。据其介绍,在去年的一个外贸订单中,按照6.6的标准接的订单,而在结汇的时候,汇率为6.2。


“出口企业一般以美元进行结算,且有一定的账期,加上企业结汇的延迟,在汇率波动频繁之时,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汇兑损益。”业内人士说道。


再来看近段时间,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。“人民币汇率要破7”的言论在坊间流传。据TopSeller123获悉,2018年10月26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.9510,而至10月30日,人民币又下调至6.9574,为2008年5月以来新低。


直观来看,人民币的贬值增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,但是除了正在结汇的订单能够躺着赚钱之外,其余的订单并没有办法立刻占得便宜。而部分锁汇的订单,在不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的同时,也享受不到贬值的好处。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企业“眼红”获利企业而造成的心理不平衡。还有部分企业因为过去人民币升值,不敢接大单、长单,因此人民币贬值,受益的仅是些小订单,数额并不大。


从去年的升值,到今年的贬值,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频繁,无形之中给中国出口商带来困扰。


此外,对外贸易中的“诚信”问题也一直饱受诟病。如供应商正常发货,但是采收不提货或是拒不付尾款。部分国家政治复杂,或是战乱,商品发出去,可能直接被抢。


四、来自海外采购商的“威胁”


在中美贸易战的阴霾之下,有部分外国采购商抓准供应商急于出单的命脉,乘机提出各种要求。首先体现在付款方式上。据某上市企业透露,过去出口,一般采用TT,客户先付30%的定金,货物到港成交付清余款,但是现在许多采购商提出做OA,通俗一点就是放账,比如供应商发货30天之后再付款。“现在这样的情况增加了很多。”他说。


李招国也表示,现在的许多采购商确实在付款方式上有了变化,过去中国采购商这一关把得很严格,要么TT,先付30%,要么采用信用证的形式。许多采购商以前是先付30%的定金,而现在他们会提出先付20%或是10%的定金。甚至还有客户称资金紧张,不付定金,供应商先出货,其收到货物之后,再付款。


而这其中的原因,李招国认为一方面是采购商压力大,另一方面当前中美贸易战局势下,不景气。中国外贸企业缺定单,这种情况下,部分采购商浑水摸鱼,压榨中国工厂,一个体现在压价格,一个体现在付款方式。


国家打组合拳释放“外贸红利”


外贸企业的生存难题不容忽视,事实上,今年以来,国家也在不断推行外贸利好政策,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退税率的大规模调整。


9月初,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,为完善出口退税政策,对机电、文化等产品提高增值税出口退税率。其中,将多元件集成电路、非电磁干扰滤波器、书籍、报纸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%;将竹刻、木扇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%;将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、安全别针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9%。


10月8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,自2018年11月1日起,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%的和部分13%的提至16%;9%的提至10%,部分提至13%;5%的提至6%,部分提至10%。这也是继9月之后,国家第二次推行出口退税新政。


出口退税新政的推出直观反映了国家对出口贸易的扶持,通过税收杠杆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复杂的外贸形势,化解企业压力。


以鞋业为例,过去的出口退税率为15%,现在变更为16%,虽然仅有一个百分点,但是若工厂一年出口2亿-3亿元,那么其利润一年可增加200万-300万元。


Bill告诉TopSeller123,出口退税实际上是国家鼓励出口的一种措施,实际上传统外贸企业当中,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就是靠出口退税来盈利,也因此在外贸压力犹存的情况下,出口退税新政的提振效果无疑是奏效的。


除此之外,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也在不断释放利好信号,包括国务院印发《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》,该方案提出20条具体措施,概括起来就是减单证、优流程、提时效、降成本。比如:2018年11月1日前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减至48种;年底前将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在去年基础上再压减1/3;年底前,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比2017年减少100美元以上。


同时,各个省份也相继出台各种在衡策扶持制造业的发展。如广东省出台《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(修订版)的通知》,实施后预计2018—2020年可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超2000亿元。


另外,今年京津冀、长三角商圈环保不再搞“一刀切”,而是工业企业实行差别化错峰生产,一些环保标杆企业甚至可以不予限产。


焦虑中的外贸企业,出路在何方?


尽管国家政策红利释放,但是外贸企业在重压之下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了“焦虑”的状态。人工、厂房、原材料等各方面开支都在涨,只有利润在下降,许多资金实力、人力基础相对薄弱的工厂已经濒临倒闭的临界点。有业内人士直言,如果没有找到新的出路,中国制造的下一波“倒闭潮”或将来临。


具体而言,当前整个中国产能过剩,工厂总有存货,整个贸易市场呈现狼多肉少的局面。


李招国告诉TopSeller123,从1995年入行外贸行业,以往的每年每个月,至少从贸易公司的角度而言,他们还是赚钱的,但是今年公司账面已经呈现亏本。


压低价格,毫厘之争已经让工厂习以为常,而采购商在价格上的敏感也体现的尤为明显。


“此前一个客户下订单,我们开价1.07元,而另一家工厂开价1.05元,订单直接被抢走。”李招国说道


价格上的争锋让工厂变得敏感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,只为抢占订单。过去工厂要利润达到30%的单子才做,现在利润有10%就接。


“中国的工厂就是因为太没有‘底线’,为抢占订单,拼命压价格,即便是亏本的单子也接收,而在接手之后,在质量上做手脚。”李招国说。


目前中国80%的工厂还是处于低端的代加工、贴牌,技术含量并不高,压价格也成为他们争取订单的唯一筹码,而长此以往,必将中国制造业直接带入深渊。


传统企业也在不断寻求转型升级,但从当前的结果来看,转型成功者了了,部分外贸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触及天花板,甚至失败。


在与外贸企业交流的过程中,外贸企业规避风险、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:


1、部分机械取代人工,降低成本,强调效率


人工成本等上涨,外贸企业也在不断寻找方法降低成本,“降薪裁员”、“实现部分自动化生产”等都是外贸企业当前的做法。


Bill告诉TopSeller123,目前其公司在部分程序上已经实现自动化,最简单的比如焊接,公司采用机器人,只要将材料放进去或是摆好,就行了。而实现自动化所带来的成效是显著的,效益也是看得见的。


“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半自动化操作,效率相比同行提高了30%左右,人工减少,工厂方面仅是设备维护的成本高了。但是设备与人有很大的区别,设备可以24小时不停歇生产,而人根本无法24小时连轴转。而且长期采用人工,出错概率也十分高,机器则不然。”


李招国也表示,机械取代人工,一方面是减少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,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,提高产品质量。他指出未来机械化生产一定是一个趋势,这是中国人工成本上涨倒逼中国工厂进行升级。


2、转移生产线,海外设厂


要有效规避各项成本的上涨,有外贸人士指出最为有效的途径是“到海外设厂”!


无锡市振生针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勇正在进行他的海外工厂计划。这一年他先后走过孟加拉国、尼泊尔、柬埔寨、印尼等多个东南亚国家,并最终锁定印尼,在当地办厂。


“印尼当地薪资水平稳定,工人工资包含医社保约为2000元,每年十三薪。且因为印尼整体GDP涨幅较慢,因此在未来5年时间,印尼的工资呈现相对稳定,且不会有太大的涨幅。另外印尼工厂相对规范,包括废水处理,整个工厂环保问题都已经有所解决,优衣库及中国的许多服装工厂已经在印尼设厂。”陆勇说道。


在海外建厂还有一个益处,就是规避中美贸易战这类的风险。Bill的公司在越南已经建立了工厂,其表示,恰逢中美贸易战,其公司发往美国的货物接下来都将从越南工厂发出。


海外办厂确实是一个好办法,不过工厂企业还需做充足准备,不仅仅是单纯的资金投入,包括对当地法律、文化、经济水平、管理等都需要做充分的调研。李招国称,虽然有一些工厂搬到东南亚,但是他们并没有赚到钱。


3、拓宽各种渠道:内销、跨境电商


转型跨境电商、转战国内市场成为外贸企业降低单纯依赖外贸风险的常见方式。


很多外贸企业都切实把“出口转内销”提上了战略日程。而之所以转战内销,正是因为看中中国的大市场,以及国内强劲的消费能力。


浙江一电器企业Ben告诉TopSeller123,其公司主要生产电熨斗等生活类家电,现在已经开始大规模开拓国内市场。“主要分两条腿走路,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,内销则是用自主品牌,目前已经有一定的成效。”


不过Ben也指出外贸企业转战内销,看起来很美,但事实上却充满坎坷。出口与内销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,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游戏规则。


“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渠道和市场的问题,要想进入商场、超市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。同时,许多外贸企业做惯大单,货物一出,资金回笼快,而这点是内销无法比拟的。”他说。


外贸企业中还掀起了一股转型跨境电商的风潮。这是因为在外贸出口乏力的情境下,跨境电商新业态在不断逆势增长,给正处于迷茫的外贸企业一丝曙光。与此同时,国家不叫好跨境电商,不断推行政策,包括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,给予了传统外贸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信心。


过去在广交会的现场,谈及跨境电商,知之者少,而现在,跨境电商概念已经深入工厂。李招国告诉TopSeller123,目前也准备转战跨境电商平台,且开始招兵买马。


事实上,工厂转型跨境电商,TopSeller123有着深刻的体会。不论是跨境电商知识的普及、干货的分享,还是线下展会CCEE为工厂与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对接桥梁,TopSeller123在不断助力工厂转型,也深切感受其中的变化。在过去的两年,TopSeller123已经先后成功举办7届CCEETopSeller123跨境电商选品大会。


4、打造品牌


处于微笑曲线底端的代加工始终是低附加值产业,当前的工厂也将品牌化视为重要的发展方向。在2018年秋季广交会上,这样一个数据值得引起注意——品牌展区成交94.5亿美元,占据了总成交额的31.7%。


“今后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仅仅以低价代工为主,尤其拥有多年代工经验的工厂,应该发力自主品牌,努力创新。”泉州荣豹鞋服有限公司总经理荣豹这样说道。


浙江远眺化妆品有限公司CEO杨超也指出,虽然过程非常艰辛,但是如果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品牌的美誉度,工厂就具备了品牌溢价,不再与同行打价格战。


据TopSeller123了解,目前荣豹及远眺化妆品都已推出了自有品牌。


(文/TopSeller123 汤幼玉)
文章内容由网友自主上传,部分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违规,请联系我们处理.

热点资讯